母豬灌腸法臨床使用

華英科技 | 2022-07-15 |

直腸灌注治療方式最主要的是特點是不需要經過腸胃和消化酶的作用,不會加重肝臟、腎臟負擔,藥物可以通過直腸黏膜直接進行吸收。

直腸灌注藥物通過以下3條途徑進入血液循環

一、通過直腸上靜脈經門靜脈進入肝臟代謝后循環全身。

直腸上靜脈叢,位于齒線上方的粘膜下層,匯集成數支小靜脈,穿透直腸肌層為直腸上靜脈,經腸系膜下靜脈回流入門靜脈。

二、通過直腸中靜脈、下靜脈及肛門靜脈繞過肝臟直接進大循環。

直腸下靜脈位于齒線下方匯集肛門及其周圍的靜脈,經肛管直腸外方形成肛門靜脈和直腸下靜脈。分別通過陰部內靜脈和骼內靜脈回流到下腔靜脈。

三、通過直腸淋巴系統吸收后,經乳糜池胸導管進入血液循環。

中獸醫學認為

肺與大腸相表里,上病下取。

母豬直腸用藥注意事項

一、維持腸腔藥物濃度及腸系膜血藥濃度為目的

講究藥物彌散面積與擴散系數 ,保留時間越長療效越好。

二、藥液溫度

一般情況下:38.5—41℃

冬季、治療虛寒病時:40—41℃

夏季、治療溫熱病時:36℃

治療熱應激時:4—8℃

直腸灌注法臨床應用

一、母豬產后發熱、便秘、拒食,以200kg體重為例:

1、達格尼?1g+威立可 20ml,混合肌肉注射400斤體重;

2、0.9%生理鹽水200ml+10%阿莫西林可溶性粉 15g+芪板青顆粒15g,混合勻速直腸灌注。

二、母豬熱應激

4–8℃涼水2000ml+冰冰涼5g,混合勻速直腸灌注。

三、母豬咳喘

80%延胡索酸泰妙菌素預混劑8.8mg/kg+芪板青顆粒4g/50kg,混合勻速直腸灌入。